12月20日,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三届晶体材料研讨会顺利召开,会议由武汉工程大学、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参会。
会议就钙钛矿光电晶体材料、等离子体技术的开发、无容器悬浮装置制备高折射率材料等三个重点方向进行了研讨。紧密结合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确定的重点产业,探讨等离子体技术与先进材料的重要应用。
会上,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木村秀夫研究员提出,无容器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制备技术,可以拓展多种功能材料的制备,并对光电功能晶体的制备提出多种可行性方案;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的程振祥教授针对紫磷晶体的制备及剥离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后期将继续进行设备的优化,扩展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贾婷婷研究员共同探讨了压电力显微镜进行铁电光伏晶体的表征应用。
![](/__local/F/3C/6B/49B47052916C7CBF0223B3F6701_7CD50967_7A6C.jpg)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今后将继续保持高频率交流,探索新晶体、新的材料制备手段以及拓宽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
晶体材料发展研讨会由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18年创办,旨在加强学校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及各位专家学者的合作交流,活跃学术氛围,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促进晶体材料及等离子体相关专业发展,服务湖北省经济发展。